时间:2023-05-15 00:02:56 | 浏览:15
楼市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窘迫。你说嘛,过去即便楼市有调整年份,但只要稍微救一下,市场立马就起来了。但如今,房贷利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各种购房补贴层出不穷,一些地方连商品房都用“房票”的形式安置,市场稍微回暖一下又熄火了,而且楼市还出现了3大怪象。
楼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要去街头采访一下,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会说收入低,没钱买房,也有人说房子太多了,那么多的房子卖给谁去?还有人说出生人口降了那么多,指望年轻人接盘越来越不现实。如果要把大家请到一起辩论,估计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不妨听听房地产“鼻祖”李嘉诚的看法。
谈起李嘉诚,作为长期蝉联华人首富的他,上个世纪50年代就进入房地产淘金,一直作为房地产界的典型案例来剖析。总体而言,他对房地产经营的理念是“稳扎稳打”、“不赚取最后一个铜板”,不少人喜欢听到李嘉诚对于未来房地产趋势的看法,对此,李嘉诚直言不讳,说未来5年房价面临大洗牌,炒房需谨慎,内地很多开发商负债扩张要告一段落了。话虽不多,但从目前看来,李嘉诚对楼市新趋势的预言基本成真,楼市已现3大怪象。
第一,二手房挂牌量全面上升。通过平台数据搜索,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以几个典型代表性城市为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上升至17.1万套。而北京3月份二手房挂牌量为9.5万套,目前已变为11.5万套,且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如果说一线城市数据还过得去的话,那么,以南京、杭州为代表的强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则有点颓废了,据某壳的数据显示,南京去年底的二手房挂牌量约14万套,目前来到了17万套大关,几乎跟上海持平。而杭州呢?搜狐财经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说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不及挂牌量一半,某高端小区交房不到一个月,就有小区总数11%的房源挂牌抛售。
合理推导,一二线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如此,其他城市自然不可能乐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得大家把二手房推向市场呢?答案不难找,这其中,有收入不济房贷还不上需要变现,也有改善置业者准备要换新房,把原来的老房子挂出来卖的因素,也少不了有4月25日自然部宣布我国已全面实现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原因。道理很简单,随着我们的住房持有情况被摸清,意味着房地产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趁大家还处于懵懂期,及时变现或资产置换成为了多套房业主的优选项。
第二,借款买房的人越来越少。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了7188亿贷款,只有3月份38900亿的零头,其中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都知道,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我们说的房贷,房贷居然是负数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贷款买房的人减少,而积极还房贷的人增多。有人说,都不买房,都拿钱去消费多好啊,比如此前火爆的旅游消费。真如此吗?数据不会说谎:数据显示,4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涨0.1%,我们说2%的CPI属于正常增幅的话,那么这个0.1%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消费意味着旅游不可能带动经济的全年增长,经济压力非常之大,道理很简单,如果经济收入不行,你还会想着经常出去旅游消费吗?同样也会作用于楼市,不敢轻易买房。
第三,房企接连被迫撤出市场。房地产一直是各企业垂青的香饽饽,多年来,不少企业都跨界进军房地产,但随着房地产进入下行期,高负债的房企纷纷暴雷,此前引以为傲的千亿销售规模房企纷纷被打回原形。数据显示,2022年千亿销售房企数量减少了21家,百亿销售规模的房企减少了28家,耳熟能详的房企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但这不是终点,千亿房企暴雷情况仍在继续,日前蓝光地产收到上交所的退市通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触发该企业破产的又一重要因素,将有更多的企业退出房地产。
实际上,即便现在还活着的房企,其日子也不太好过。就在日前,网络已有传言曾经打包抛售数百个酒店和文旅城的昔日地产王者,可能也要暴雷了,要知道,这可是不少人认为走轻资产之路、全身而退的典范啊,且等消息的进一步证实。一直认为经营比较稳健的万科、碧桂园、融创、龙湖、富力、新城也频频爆出裁员数据,分别为7677人、30773人、27188人、12500人、8045人、6575人。说白了,住房需求减少,房子越来越不好卖,房地产这块蛋糕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容量,房企减少、规模缩小将是必然趋势。
从上面的3大现象可以看出,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嘉诚的老道,对房地产趋势预判的精准度。他警告这几年不要炒房已验证是非常正确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地段非常好,房子非常好,基本上都难全身而退,眼下这么多二手房抛向市场,变现都是个难题。他说的高负债将告一段落,是在我们“三道红线”出来之前说的,没多久国家就宣布了降房地产杠杆,房企银行都要遵循“3+2道红线”,房企负债从高处跌落,不少大型房企应声倒地。
当然,无论是房企降负债、房地产税步伐越来越近,都将促使二手房挂牌量将持续上涨,让那些房子过多的人最为紧张。还是那句老话,房子“在精不在多”,如果你买的房子是用来居住,不用担心,符合国家定位的“房住不炒”精神,但如果手上握有过多的投资型房产,处置是早晚的事,但当大家都挤着出手的时候说明已晚了,只能见机行事,看运气了。
房地产知识交流,欢迎关注本号。
从一个平民小子,到富可敌国的商人,李嘉诚用他的聪明才智,书写了令普通人羡慕的一生。李嘉诚这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就经常说起,要向李嘉诚学习,成为大富豪。他从1999年开始,连续15年排名华人首富榜第一,这是马云都无法打
珠宝大王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在香港举行了一场K11时尚晚宴,引起了香港的轰动,老中青三代的社交名媛都来了。老一代中何超琼的红颜知己俞峥,大明星刘嘉玲,商界女王张培薇薇都拉了。中生代中甘比也是盛装出席,另外亚洲电视创始人邱德根的孙女邱咏筠也是带
那个当年从内地套现近4000亿资产,转而大举在欧洲大笔投资的李嘉诚,如今又要回来了!2021年,李嘉诚突然大举抛售海外资产。他先是以105亿的价格,将伦敦大楼卖给了韩国企业,而后又将旗下125架飞机,以及两家航空公司卖给美国凯雷集团,成功套
香港恒大中心又一次引起了关注,原因是有外国媒体报道,这栋大楼已经被银行托管了。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拖欠银行的债务,然后被银行用来抵债了。这个消息一出,李嘉诚想要收购这栋大楼的想法就破产了。前段时间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曾经给恒大集团报价90亿
楼市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窘迫。你说嘛,过去即便楼市有调整年份,但只要稍微救一下,市场立马就起来了。但如今,房贷利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各种购房补贴层出不穷,一些地方连商品房都用“房票”的形式安置,市场稍微回暖一下又熄火了,而且楼
灵感来源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FENDI 2020 春夏 En Plein 系列发布会在米兰皇家别墅花园中举行,这是 FENDI 史上第一次在室外秀场发布。模特沿着池边小径漫步于清新花园,观者可以在繁茂的大树下感受与自然的重新连接,
2021年12月3日,“2022流行趋势发布•新品试骑活动”在广州花都龙湖欧洲小镇盛大启幕。作为2021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备受关注的精彩环节之一,“2022流行趋势发布•新品试骑活动”再度为业界和大众精心打造一场精彩纷呈的自行车“嘉年华”。
一是越来越多的自主选育品种将成为主栽品种近几年来,国内育种单位利用欧美品种和日本品种进行不断的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性状都优于国外的品种。例如由杭州市农业科学院精心选育的粉玉,比公认好吃的“红颜”糖度还要高。关键是果子的糖酸比合适,所以口感更
说道石头大家一定都会认为这不是很常见的东西嘛,但是连李嘉诚、王健林、姚劲波的办公室都会摆上一两个石头摆件。李嘉诚的办公室王健林的办公室58同城CEO姚劲波办公室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这些有钱的名人才会追逐的东西,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品味和文化气
2022年12月15日,福布斯印尼地区富豪榜单出炉,移民在印尼的海外华人黄辉祥、黄辉聪兄弟以477亿美元的总身价位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黄氏兄弟的身家数额,远远领跑榜单。黄氏兄弟的总资产约为榜单第二名的四倍,超过榜单第2~6名的资产之和。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的好,世界上很多的人生疾苦大部分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没有钱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提到对钱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钱是极为重要的,世人慌慌张张,皆为碎银几两,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为了金钱忙碌奔波。如果有人对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中最沉重的负担。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歇斯底里的挣扎,和时间赛跑,凭借双手赚取金钱。但也有人为了金钱烦恼,更是有人视金钱为粪土,洪金宝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娱乐圈的“大哥”,洪金宝的名字,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让人不理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这句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话,到如今,依旧写尽很多人的心酸。然而,有人为钱烦恼,也有人根本不喜欢钱。还记得马云的那句“我对钱不感兴趣”,以及水哥王昱珩“赚钱是最简单的事”,让多少人嫉妒得红了眼。无独有偶,在娱乐圈也有人公开
2023年房价是涨还是跌?今明两年该不该买房?不买,怕以后涨得更买不起;买了,又怕房价出现转折自己成为接盘侠。其实看懂2023年楼市出现的5大现象,答案就已经出现了。哪5大现象呢?一是楼市出现头部房企打“骨折价”,前两天江苏万科就被警告了。
英皇集团的国师,一句话就使负债3亿的杨受成逆风翻盘,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香港风水大师陈朗,人称陈伯。年轻时陈伯曾在道教圣地青城山潜心修行,精研易经八卦,既是风水泰斗,也是香港娱乐界的军师。他不贪财不图名,甘为富豪明星们免费预测。有人不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