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00:01:51 | 浏览:8
本文首发“平局”,作者授权推
导读:时间是最公正的丹青手,它会清晰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真实面孔。有些人富可敌国了,但他已经精神破产。有些人财富缩水,但他的名字已写进丰碑!
这个世界的艰难之一,就是对好人太苛刻,对坏人太宽容。好人哪怕一生行善,只要偶尔说错一两句话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而坏人偶尔做点善举,就会被人视为浪子回头而反复夸赞。而世间比这个更加艰难的,就是人间正道。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提起香 港,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嘉诚,翻开旧报纸旧杂志以及网络论坛,到处都是对他各种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些报道大多不惜用各种溢美之辞称赞他是香 港超人、亚洲商圣、中国商神以及其生平各种神乎其神的首富传说。比如在茶馆跑堂时就善于察言观色,比如会精密计算掉十块钱值不值得费时间弯腰去捡等充斥着浓浓鸡汤味的故事段子。甚至在中国内陆城市一些和李嘉诚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只要他去参观过,都会有人将他的照片精心冲洗放大,然后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沾沾自喜地炫耀,颇有一点“超人莅临,蓬荜生辉”的意思。
然而人们却忘了,香 港的超人从来就不姓李,而姓名霍。别瞎猜,不是霍元甲,也不是霍比特,而是霍英东。
1950年,溥仪和几个旧部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旧部对他说:“这回那共党怕是真得了失心疯,居然疯到和美国打起来了,恐怕不出几日就得灭亡。那美国何等厉害,那么强横的日本帝国,人家几个月就给打趴下了。所以咱这回可得赶紧和共产党划清界限,等美国人打过来,没准咱还有借着美国人翻盘的机会,哪怕是再当一次傀儡政府,也强过在这里受气啊。”
当时全世界都没人相信新中国能守住朝鲜半岛,就连苏联都不信,说好的空中支援迟迟不来。斯大林也在观望,如果中国扛不住,那么他恐怕永远也不会出兵援助,而是会选择坐下来和美国谈判如何划分东北亚的利益。
战争打响,惨烈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美国人把朝鲜战场称之为“绞肉机”。而中国人民志愿军除了要面临弹药缺乏、后勤物资补给困难以及恐怖严寒之外,还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药品、棉花、纱布以及钢铁和橡胶等物资短缺。这仗打得何等艰难,可想而知。
当年霍英东和李嘉诚都是年轻小伙,在李嘉诚满脑子盘算如何发家致富的时候,霍家已经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船运老板了。由于朝鲜战事吃紧,加上美帝国主义的疯狂封锁,志愿军的药品和纱布棉花的短缺已经到了极致,战场上出现了大量活活冻死饿死或者因为缺乏抗生素而在感染溃烂中死去的伤员,并且这种情况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霍英东做出了不一样的举动,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船运资源帮助正在打抗美援朝战争的祖国运送紧缺物资。霍英东物资并非免费,因为进货和养船也需要钱,但是他的此举的意义依然是非凡的,在当时甚至还有些飞蛾扑火的味道。因为当时的香 港还孤悬在海外,还是英国人利爪控制下的殖民地。在这里做生意,必须时刻顺着英美的意思,看着英美的脸色。若敢有所忤逆,只恐怕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虽千万人,吾往矣。
从1950年到1953年,霍英东的全部船只和伙计们都开始了日夜无休的“三班倒”,当夜幕降临后,他们就会悄然装货然后开船运输,在夜幕的掩护下,将一船船铁皮、橡胶、轮胎、西药、棉花、纱布等宝贵物资运回祖国大陆。为了顺利运送这些物资,黑夜的掩护是不够的,一船两船可以,长期如此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因此霍英东大方出手,不断对港英海关人员进行重金派发“行贿”。行贿是不光彩的,可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唯有比黑夜更黑暗,才有可能向死而生,至暗而明。在此期间,霍英东被押上过港英法庭审查,被盘踞在万山群岛一带的国民党残部袭击过,甚至被人意图行刺过,但他都凭借自己经营多年的诸多人脉网络,一一小心应对和化解。
霍英东的三年拼死运送物资,为我们打赢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此时,李嘉诚却在盘算着如何与英国人搭上线,以便成为英国人的商业代理人。
同样是男人,同样具备顶尖的经商天赋,但霍李二人的格局和胸怀可谓云泥之别。
朝鲜战争结束后,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小聪明和察言观色很快搭上了英国人的线,开始逐步展露自己的投机天赋和精明算计。而霍英东,则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残酷而无休止的打击报复。当年香 港“地王”旧海军船坞拆建卖地,霍英东第一个中标,结果港英政府当即反悔,卖谁都行,就是不卖给霍英东。不仅如此,港英政府还在社会上营造出霍英东被全面“孤立”的局面。从那之后,港英政府的所有官方活动、上流社交、慈善捐款、兴医助学等活动,霍英东都被排斥在外。
此后霍英东一直坚持自己的实业老本行,而李嘉诚却盯上了房地产生意。虽然,那时候他才刚刚崭露头角。
李嘉诚前几年站出来说话,说他和大陆两不相欠。他说在大陆需要投资的时候他带头投资了,而大陆的发展也给他带去了赚取巨额财富的机会。所以,两不相欠。但李嘉诚没有说实话。在周小平看来,李对大陆是有亏欠的。因为他并没有在大陆急需投资的时候带头投资,他一直在观望和犹豫。真正带头进行投资的,是霍英东。
1979年霍英东就在中山投资兴建酒店,当时中国大陆“外商”投资几乎为0,霍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1980年,霍又在广东投资兴建了五星级白天鹅宾馆。这些酒店和宾馆建立起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外商考察中国市场和投资中国市场的住宿以及会议首选场所。
请不要小看这几个亿的投资。今天几个亿已经不算什么了,而在当年那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给大家看一下共和国的账本吧。在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而在那时候,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大致为1.5人民币左右兑换1美元。也就是说,在改开时全中国的外汇家底也就这么多而已。
对霍英东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更何况,这一笔钱要投资到一个在当时看来前途未卜的市场里去。在很多人看来,当时的中国内地政策不明朗、路线不清晰、条件很落后,更重要的是在外媒的长期抹黑熏陶下,很多外面的人都认为中国大陆是一个无比恐怖的地方。这种影响有多深呢?举个例子。到了九十年代印尼即将爆发排华时,中国大陆是有所察觉的,当时国家把能派的商船都派去了,想要接走当地华人华侨。但是由于外媒的长期抹黑宣传,导致当地华人华侨认为回到中国就会被分光家产、甚至抢走老婆,因此我们只接回来了数百人,剩余的都选择了留在印尼。
世界对中国的成见和误解,太深太深。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霍英东当年毫不犹豫的投资,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而李嘉诚则一直在观望,他不愿意承担一丝一毫的风险。在中国大陆最需要投资的时候,他一直在作壁上观。从1979年到1993年期间,李嘉诚的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直为0,尽管当年他曾经主动请缨到北京参加过国庆观礼。
但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唯有霍英东选择了祖国,而李超人则选择了英国。
1982年“铁娘子”在北京摔倒,随后中英围绕香 港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博弈,英国方面恨恨决定要在走之前把香 港彻底砸烂,给中国留下一个烂摊子。——英国人疯了,临走前主动解禁长期管控的土地政策,允许港英资本随意侵吞组成超级垄断财阀。同时港英政府还不断疯狂抛售资产变现。在港英政府廉价抛售的资产中,有很多优质资产最后都流入了李嘉诚的腰包。随后,疯狂的英国政府还抛出了千亿填海造岛建设香 港新机场的计划,但是以香 港当时的经济,根本不足以如此浪费资金,可是英国就是想要花光香 港户头上的所有钱,把资产变现的钱全部糟蹋个精光。——因此整个香港机场的设计建设极为不合理,英国政府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1989年时该工程就计划耗资1553亿预算,预计1998年竣工,而当时整个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才480亿而已!英国人算好了账,就是要让全中国的钱包填进这个无底洞都填不满。1997年回归时,香 港机场仍未建设完成,钱却已经花光了,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咬牙接下这个盘,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来支援香 港建设。
好一个英国绅士,好一个李超人,翻开这段历史,简直写满了吃人和吸血。
李嘉诚在上一轮中英博弈之间疯狂投机,终于取得了海量的财富,一跃成为香 港巨富。他深知,在香 港这样一个被英国殖民了这么久的土地上,中国一定势弱,英美一定强横。跟中国走,很可能要吃苦挨整,跟英美走,则很容易趁机大捞一笔。
英国人为什么最终决定要启用李嘉诚?打开Freemason的网站我们不难看到,上面赫然登着李嘉诚的大幅照片。这个组织并不神秘,他只不过是英美财阀所认可的一个代理人俱乐部而已。它虽然没有“操控世界”那么夸张,但也的确聚集了各种代理人和财阀头目。
在霍英东到中国大陆投资白天鹅宾馆的13年以后,也就是1993年,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了200亿美元,比当初翻了一百多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嘉诚才终于放缓了在加拿大和香 港的投资布局,把投资触角伸到了内地。显然,他并不是一个雪中送炭的人,只是一个下山摘瓜的人。挖土施肥除虫修蔓他不上,抢着摘现成的瓜倒是一把好手。
1993年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才首次入股深圳盐田港,随后展开一系列大手笔的优质资产摘瓜式投资布局,到了香 港回归那年,李嘉诚对内地的投资额已达500亿港元。由于早年在英国的支持下疯狂廉价吃进香 港优质资产,因此他的身价早已飞速上涨,相比起霍英东来说,他是后来者,但他却在资本上笑到了最后,毕竟人家手里更有钱了。——从500亿港元到850亿港元再到1万亿港元,16年的时间,他就坐上了首富的位置。凭借中国改革开放大浪的推动,李瓜瓜几乎躺着成了首富。
相较而言,霍英东就比较落寞了。香 港的优质资产,英国人一丝一毫也不会留给他。这就是他爱国的代价。而他在大陆早期投资的资产回报率,也远远不如李嘉诚入局时那么高。——可以说挖土、施肥、除虫和剪蔓修叶的累活霍英东都抗下来了,等到摘瓜时,他已经竞争不过在一旁养足精神觊觎已久的李嘉诚。
从此,李成了超人,受到万人膜拜。霍英东的名字日渐淡去,似乎被人们所遗忘。那些危难时的鼎力相助,那抗美救亡的壮举,那义无反顾的投资和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以及那些被港英政府打压和欺负的日日夜夜一并烟消云散。世人皆拜李超人,无人再记霍英东。
但是,国家并没有忘记。
霍英东,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唯一一个被邀请观礼的港人,而且他观礼的位置就在主席台上。2006年,84岁的霍英东因病去世。他的葬礼享受了“国葬”待遇,棺椁上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香 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降半旗致哀。
霍英东走了,李超人还活着。
李贫穷时追求的富家表妹庄明月,嫁给他之后年仅50多岁就去世了,李说她是由于心脏病去世,但香港坊间却纷纷传言她其实是被活活气到自杀的。在明月去世后没几天,李嘉诚就迅速和另外一名女人亲密地出双入对,而在此之前两人早已打的火热。——不知道庄明月在临死前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年的义无反顾,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坚决要嫁给这个穷小子。她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但没想到自己只是他财富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李嘉诚的荣华富贵,已经势不可挡。几十亿的豪宅住着,其产业几乎控制着香 港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求学就医,人们开始戏称香 港是“李家城”。
和李嘉诚的极尽奢华与冷漠无情比起来,霍英东则要低调得多,生前他一贯生活简朴,为人和蔼。和李超人比起来,霍英东的财富增长相比起李超人来说缩水了很多,但他所拥有的荣耀是李这样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在中国的历史上,千百年来无数大富之人来了又去,你方唱罢我登台,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都被时间碾得粉身碎骨,没有任何值得后人纪念的东西留下来,除非他们的一生对这个民族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巨大贡献。
李嘉诚虽富,但已垂垂老矣。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也要离开这个人世间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管赚多少钱,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那些堆满溢美之词的杂志报纸将很快朽烂,很快就不会有人再记得他。因为他的一生,除了精致地计算利益得失之外,并无任何丝毫的成就或光芒可言。李的葬礼,又会是怎样的呢?最多能花重金定制一款名牌棺木罢了。不过尔尔,不值一提。
而霍英东不一样,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人们都会记得他。尽管因为财富不如李嘉诚,他的名字曾经一度黯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将会有越来越多人记得他曾经的事迹。人们会想起抗美援朝时他所作出的贡献,人们也会想起国家贫穷时他那些真正雪中送炭般的举动。
时间刻画出白骨,没有人可以脱罪。同样,时间也雕刻出英雄,没有任何赤子会被埋没。罪乎,誉否,其惟春秋。
李超人很爱抬举自己。他不仅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和大陆“两不相欠”,而且阴阳怪气地说什么:“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呵呵,真是讽刺啊。论摘瓜,谁人比得过你李瓜瓜。而霍英东则十分谦逊,谈起抗美援朝的贡献时他说:“如果说当时我就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事实。”
看到没,有些人只不过在赚钱之余顺带做一点点事,就恨不得吹到震天响。而有些人,哪怕为国家做了再多的事,也不愿过多褒扬自己。你看,人和人之间的精神世界之高低贵贱,竟然如此黑白分明,如此云泥有别。同样是商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做人莫学李嘉诚,经商当如霍英东。
从一个平民小子,到富可敌国的商人,李嘉诚用他的聪明才智,书写了令普通人羡慕的一生。李嘉诚这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就经常说起,要向李嘉诚学习,成为大富豪。他从1999年开始,连续15年排名华人首富榜第一,这是马云都无法打
珠宝大王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在香港举行了一场K11时尚晚宴,引起了香港的轰动,老中青三代的社交名媛都来了。老一代中何超琼的红颜知己俞峥,大明星刘嘉玲,商界女王张培薇薇都拉了。中生代中甘比也是盛装出席,另外亚洲电视创始人邱德根的孙女邱咏筠也是带
那个当年从内地套现近4000亿资产,转而大举在欧洲大笔投资的李嘉诚,如今又要回来了!2021年,李嘉诚突然大举抛售海外资产。他先是以105亿的价格,将伦敦大楼卖给了韩国企业,而后又将旗下125架飞机,以及两家航空公司卖给美国凯雷集团,成功套
香港恒大中心又一次引起了关注,原因是有外国媒体报道,这栋大楼已经被银行托管了。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拖欠银行的债务,然后被银行用来抵债了。这个消息一出,李嘉诚想要收购这栋大楼的想法就破产了。前段时间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曾经给恒大集团报价90亿
说道石头大家一定都会认为这不是很常见的东西嘛,但是连李嘉诚、王健林、姚劲波的办公室都会摆上一两个石头摆件。李嘉诚的办公室王健林的办公室58同城CEO姚劲波办公室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这些有钱的名人才会追逐的东西,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品味和文化气
2022年12月15日,福布斯印尼地区富豪榜单出炉,移民在印尼的海外华人黄辉祥、黄辉聪兄弟以477亿美元的总身价位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黄氏兄弟的身家数额,远远领跑榜单。黄氏兄弟的总资产约为榜单第二名的四倍,超过榜单第2~6名的资产之和。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的好,世界上很多的人生疾苦大部分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没有钱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提到对钱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钱是极为重要的,世人慌慌张张,皆为碎银几两,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为了金钱忙碌奔波。如果有人对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中最沉重的负担。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歇斯底里的挣扎,和时间赛跑,凭借双手赚取金钱。但也有人为了金钱烦恼,更是有人视金钱为粪土,洪金宝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娱乐圈的“大哥”,洪金宝的名字,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让人不理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这句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话,到如今,依旧写尽很多人的心酸。然而,有人为钱烦恼,也有人根本不喜欢钱。还记得马云的那句“我对钱不感兴趣”,以及水哥王昱珩“赚钱是最简单的事”,让多少人嫉妒得红了眼。无独有偶,在娱乐圈也有人公开
2023年房价是涨还是跌?今明两年该不该买房?不买,怕以后涨得更买不起;买了,又怕房价出现转折自己成为接盘侠。其实看懂2023年楼市出现的5大现象,答案就已经出现了。哪5大现象呢?一是楼市出现头部房企打“骨折价”,前两天江苏万科就被警告了。
英皇集团的国师,一句话就使负债3亿的杨受成逆风翻盘,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香港风水大师陈朗,人称陈伯。年轻时陈伯曾在道教圣地青城山潜心修行,精研易经八卦,既是风水泰斗,也是香港娱乐界的军师。他不贪财不图名,甘为富豪明星们免费预测。有人不解。他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很多地区的经济回暖,开始考虑买房的事情。在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惨遭滑铁卢,为了能够缓解压力,很多地区都
中国人对房子的感情由来已久,如果你家里有几百万存款,但你住的房子却很一般,都不会认为你有钱。但如果你家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钱,甚至还有百万房贷,却住在让人羡慕的千万豪宅里,别人都会认为你很富有。原因就是你有多少钱别人看不见啊,而房子却是千万真金
楼市魔幻的场景正在上演。我说一个直观现象,一边是楼市利好不断,鼓励买房;一边是房企打折被罚,要求整改。今明两年不买房的话,到底是明智还是糊涂?其实李嘉诚早有言明,简单总结一句话:刚需,该买买;炒楼,要歇菜。炒房时代过去了,中介的好日子也到头
李嘉诚,长江集团的创始人,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位列香港富豪榜,在香港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对于我们国家的某些问题,李嘉诚也有他自己的见解.在房地产发展史上,商品化改革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从那以后,房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许多人不再将房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