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00:08:23 | 浏览:7
上个月,李嘉诚低调现身广州土拍现场,竞拍一块热门土地。这是自2012年,李嘉诚拍下武汉一块土地后,时隔十年,第一次参与土地竞拍,极具象征意义。
虽然在竞拍过程中,李嘉诚仅出了一次价,没有中标,但消息还是迅速在广州房地产圈传开了。
李嘉诚以过人的商业嗅觉横霸香江两岸40多年,投资极少有失败案例。这次,时隔十年又出手买地,很难不令人产生“房价要涨”联想。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李嘉诚突然出现,应该是看到了赚大钱的机会。”
在广东本地房企恒大、富力、碧桂园,深陷债务危机之时,李嘉诚为何能调集资金重回内地楼市?
我将其总结为九个字:找洼地、不追高、多元化。这九个字听上去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
寻找价值洼地是一个大商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别人还未发现风口时,提前卡位,占领先机,等到风来了,直接起飞。
比如,马云在1999年时就创立了阿里巴巴,手下除了18个前同事外,几乎没人愿意跟他干的。
1999年,最火的行业是做外贸和搞家电。90%的家庭连电脑都没有,更别说互联网了,马云说跟你说:“我以后会成为中国首富,你赶快来帮我。”不会有人相信。只有一个蔡崇信相信他,如今已身价百亿美元。
蔡崇信发现了中国互联网这个价值洼地,决定跟着马云赌一把,结果成功了。
如果等到阿里要上市了,你才想着跟马云混,顶多在阿里当个打工仔,想成为核心合伙人?不可能。
李嘉诚找洼地的直觉极准。80年代初,他率先把香港的塑料花工厂迁到内地,享受内地极低的工资红利;90年代,他开始投资内地楼市,一路买买买,尚处在福利分房思维中的城里人还笑李嘉诚:“香港首富不会做生意,新盖的楼房要卖1000元/平,傻子才买。”
等到2001年后,全国楼价集体起飞,商品房价格从1000元涨到了10000元,20000元,30000元,甚至60000元时,买不起房的人又指责李嘉诚为富不仁,靠炒房价,赚黑心钱。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嘉诚围绕内地楼市,已经布局了十几年。
通过香港发展的经验,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一个地区经济开始腾飞时,必然聚集大量打工人群,他们有很强的住房需求,房价肯定会涨,涨多涨少的问题而已。
李嘉诚把香港经验复制到了内地,找到了价值洼地,提前布局,赚未来的钱。
如今,越南工业化加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住房需求,李嘉诚如法炮制,重资投向越南,与当地最大的地产公司万盛发合作,开放胡志明市的高端楼盘。
越南就是下一个小中国,又一个价值洼地。
不追高和找洼地是相辅相成的商业策略。
再好的商业项目,也有利润见顶的时候,经济学上称之为“周期性”。房地产涨价阶段,全国各地地产公司遍地开花,疯狂盖房的结果是,14亿人的市场盖出了够20亿人住的房子。
这时,李嘉诚知道该撤了,内地开发商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撤向哪儿呢?下一个价值洼地:英国。
2013年-2014年,李嘉诚集中抛售内地的物业,套现千亿,转手在英国投资了3000亿港元。
有人惊呼:“别让李嘉诚跑了!”跑之前,李嘉诚说得很明白:2008年次贷危机后,英国资产非常便宜,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内地的地产商在干什么呢?他们在追高。李嘉诚抛售的千亿物业,全让他们接盘了。万达、恒大、富力、碧桂园、融创等,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在全国拿地盖楼。
唯一冷静下来思考李嘉诚为什么跑的,只有一家万科,从那时起,王石开始关注公司的现金流与债务比,限制债务规模。
与此同时,碧桂园的杨国强还在研究“如何用倾销的手法向老百姓卖房”?
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诚在内地大举买地之际,很少向银行贷款,自筹80%的资金,内地房企刚好倒过来,买地的资金80%来自银行贷款。李嘉诚的债务非常轻,他在用自己的钱炒楼。
截至2021年,长江实业集团负债仅相当于总资本的7.9%!许家印则高达80%,高下立判。
换做是你,看出了内地楼市问题,肯定也会和李嘉诚一样,撤出自己的资金,转投下一个项目,不跑等着和许家印一起暴雷吗?
等到恒大、富力、融创、碧桂园要还债时,市场上土地不值钱了,现金值钱,谁能提供现金,谁在谈判中占据优势,李嘉诚又在恰当的时候回来了,他卖光了英国资产,现身广州土拍现场。
马云第一次见李嘉诚时,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成功的商人在尝试多元化经营后都破产了,而您在那么多不同领域的投资都成功了?”
李嘉诚实事求是地说:“年轻人,你要记住,你手里要有一个赚钱的产品,就算天塌下来了,这个赚钱的产品也能撑住你的公司。”
对于李嘉诚来说,这个永远在赚钱的产品就是房地产,而他投资的超市、水电、电信、酒吧、新能源汽车、屈臣氏等等,都是多元化的附属品,他感觉这些附属品是价值洼地,就投资一下,即使这笔投资失败了,他手上仍有大量地产可以弥补损失。
这就是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秘密——赚钱了很好,亏钱了也不怕。
反观许家印,做房地产时,已经负债累累,但当时楼市很好,掩盖了高负债问题。
他便带着恒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做矿泉水,做新能源汽车,做旅游城,做养老院,做米面粮油,现在可以说这些产业没一个赚钱的,全部在亏。等到主业房地产暴雷了,那真叫天塌下来了!
如果恒大地产能像李嘉诚一样,用自有资金玩房地产,买来的土地、物业全是自己的,没有还债压力,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现在能救许家印的,或许只有李嘉诚了。
首先,李嘉诚有意回归内地楼市抄底,其次,李嘉诚手持千亿自有资金。关键在于许家印愿不愿意接受李嘉诚的报价?
李嘉诚不是搞慈善的,不想做白衣骑士,此番回归,他是来抄底的,许家印不出血,李嘉诚不着急。
作者:江左佑安
从一个平民小子,到富可敌国的商人,李嘉诚用他的聪明才智,书写了令普通人羡慕的一生。李嘉诚这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就经常说起,要向李嘉诚学习,成为大富豪。他从1999年开始,连续15年排名华人首富榜第一,这是马云都无法打
珠宝大王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在香港举行了一场K11时尚晚宴,引起了香港的轰动,老中青三代的社交名媛都来了。老一代中何超琼的红颜知己俞峥,大明星刘嘉玲,商界女王张培薇薇都拉了。中生代中甘比也是盛装出席,另外亚洲电视创始人邱德根的孙女邱咏筠也是带
那个当年从内地套现近4000亿资产,转而大举在欧洲大笔投资的李嘉诚,如今又要回来了!2021年,李嘉诚突然大举抛售海外资产。他先是以105亿的价格,将伦敦大楼卖给了韩国企业,而后又将旗下125架飞机,以及两家航空公司卖给美国凯雷集团,成功套
香港恒大中心又一次引起了关注,原因是有外国媒体报道,这栋大楼已经被银行托管了。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拖欠银行的债务,然后被银行用来抵债了。这个消息一出,李嘉诚想要收购这栋大楼的想法就破产了。前段时间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曾经给恒大集团报价90亿
说道石头大家一定都会认为这不是很常见的东西嘛,但是连李嘉诚、王健林、姚劲波的办公室都会摆上一两个石头摆件。李嘉诚的办公室王健林的办公室58同城CEO姚劲波办公室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这些有钱的名人才会追逐的东西,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品味和文化气
2022年12月15日,福布斯印尼地区富豪榜单出炉,移民在印尼的海外华人黄辉祥、黄辉聪兄弟以477亿美元的总身价位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黄氏兄弟的身家数额,远远领跑榜单。黄氏兄弟的总资产约为榜单第二名的四倍,超过榜单第2~6名的资产之和。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的好,世界上很多的人生疾苦大部分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没有钱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提到对钱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钱是极为重要的,世人慌慌张张,皆为碎银几两,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为了金钱忙碌奔波。如果有人对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中最沉重的负担。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歇斯底里的挣扎,和时间赛跑,凭借双手赚取金钱。但也有人为了金钱烦恼,更是有人视金钱为粪土,洪金宝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娱乐圈的“大哥”,洪金宝的名字,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让人不理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这句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话,到如今,依旧写尽很多人的心酸。然而,有人为钱烦恼,也有人根本不喜欢钱。还记得马云的那句“我对钱不感兴趣”,以及水哥王昱珩“赚钱是最简单的事”,让多少人嫉妒得红了眼。无独有偶,在娱乐圈也有人公开
2023年房价是涨还是跌?今明两年该不该买房?不买,怕以后涨得更买不起;买了,又怕房价出现转折自己成为接盘侠。其实看懂2023年楼市出现的5大现象,答案就已经出现了。哪5大现象呢?一是楼市出现头部房企打“骨折价”,前两天江苏万科就被警告了。
英皇集团的国师,一句话就使负债3亿的杨受成逆风翻盘,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香港风水大师陈朗,人称陈伯。年轻时陈伯曾在道教圣地青城山潜心修行,精研易经八卦,既是风水泰斗,也是香港娱乐界的军师。他不贪财不图名,甘为富豪明星们免费预测。有人不解。他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很多地区的经济回暖,开始考虑买房的事情。在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惨遭滑铁卢,为了能够缓解压力,很多地区都
中国人对房子的感情由来已久,如果你家里有几百万存款,但你住的房子却很一般,都不会认为你有钱。但如果你家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钱,甚至还有百万房贷,却住在让人羡慕的千万豪宅里,别人都会认为你很富有。原因就是你有多少钱别人看不见啊,而房子却是千万真金
楼市魔幻的场景正在上演。我说一个直观现象,一边是楼市利好不断,鼓励买房;一边是房企打折被罚,要求整改。今明两年不买房的话,到底是明智还是糊涂?其实李嘉诚早有言明,简单总结一句话:刚需,该买买;炒楼,要歇菜。炒房时代过去了,中介的好日子也到头
李嘉诚,长江集团的创始人,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位列香港富豪榜,在香港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对于我们国家的某些问题,李嘉诚也有他自己的见解.在房地产发展史上,商品化改革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从那以后,房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许多人不再将房屋作为